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 比Hao86.com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⒈ 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
引《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帝﹞璽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卒劳苦,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南史·何敬容传》:“少戢言於众口,微自救於竹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孙中山《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
东隅,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所照处,指晚上。全句比喻虽然先在某一方面有损失,但终在另一方面有成就。
【解释】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示例】谷城之变,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仍望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近义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语法】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字义分解
(1)(动)失掉;丢掉:丧~。
(2)(动)没有把握住:~手|~足。
(3)(动)找不着:迷~方向。
(4)(动)没有达到目的:~意。
(5)(动)改变(常态):~声。
(6)(动)违背;背弃:~信|~约。
(7)(动)错误;过失:~误。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1)(名)角落:墙~|城~|向~|一~之地|负~顽抗。
(2)(名)靠边沿的地方:海~。
(1)(动)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拾|~集。
(2)(名)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回|~复。
(3)(动)获得(经济利益):~入|~益。
(4)(动)收获;收割:~成|秋~。
(5)(动)接;接受;容纳
(6)(动)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不住了。
(7)(动)逮捕;拘禁:~监。
(8)(动)结束;停止(工作):~工|~场。
最近文章
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8241143ac982411/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