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令时 xià lìng shí
又称“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法定时的一种。在夏季,由于昼长夜短,为充分利用日光,把时钟适当拨快;到秋季,再拨回。1908年由英国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国、奥地利、荷兰及丹麦等国相继采用。中国也曾采用过。 -
夏天 xià tiān
(1)同“夏2” -
夏日可畏 xià rì kě wèi
比喻严峻的人难以亲近。 -
夏雨雨人 xià yǔ yǔ rén
雨(旧读yù)人:雨下到身上。指夏天的雨下到人身上,使人感到凉爽舒适。比喻帮助或教育人很及时。 -
夏蘖 xià niè
树木夏天新生的枝条。 -
夏翟 xià dí
1.亦作"夏狄"。2.羽毛五色的野鸡。 -
夏炉冬扇 xià lú dōng shàn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合时宜,白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
夏熟 xià shú
(1)夏季作物成熟 -
夏侯妓衣 xià hóu jì yī
帘的异称。 -
夏后启 xià hòu qǐ
见“夏启”。 -
夏雩 xià yú
古代夏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 -
夏至 xià zhì
(1)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2)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
夏耘 xià yún
(1)夏锄 -
夏月 xià yuè
夏天。 -
夏季 xià jì
(1)见“夏天” (2)埃及古历一年三季之一,每季四个月,其他两季为冬季和洪水季 -
夏日 xià rì
(1)夏天 (2)夏季的太阳 -
夏中 xià zhōng
1.犹夏季。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
夏簟 xià diàn
夏天用的竹席。 -
夏收 xià shōu
1. 夏日收获作物。 2. 夏季的收成。 -
夏康 xià kāng
夏代君王太康的省称。太康为启之子,以游乐放纵而失国。《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王逸注:"夏康,启子太康也。"一说"康娱"连文。康娱自纵,以致丧乱。见戴震《屈原赋注》。 -
夏候鸟 xià hòu niǎo
指夏季在某地区繁殖,秋季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天再飞回原地区的鸟。如家燕﹑杜鹃等。 -
夏潦 xià liáo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
夏畦 xià qí
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
夏鼎商彝 xià dǐng shāng yí
泛指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夏阳 xià yáng
夏季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