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一般指作物自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总日数。生育期的长短,因作物种类、品种特性而异。同一品种的生育期亦因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变化。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研究发现属于3个品神资源的4个单株系统为全生育期耐寒材料。
2、在人工控制水分的测试坑条件下,对玉米全生育期的研究表明;
3、全生育期植株经受不同程度的盐分胁迫时,植株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其中,以蚜虫类危害最重,全生育期在冬、春季各有一个峰值。
5、地膜覆盖在小麦全生育期的应用开创了丛生密植作物的先例,是粮食生产上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技术。
6、全生育期60-65天左右,结瓜能力强,坐瓜容易,产量稳定,耐贮运,商品性好。
7、农化试验证明了氨基酸螯合微肥对作物全生育期的良好效果。
8、地膜覆盖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全生育期都降低.效应也以收获结束期最大。
9、该系统针对河南省主要的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进行全生育期“适宜”和“灾害”气象指标的浏览查询。
10、结果表明,可将苗期干重、叶色耐酸指数和酸胁迫下生长受害症状作为筛选指标;全生育期试验与苗期筛选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11、结果表明:线辣椒始花节位、叶长和叶宽与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12、缺钼的酸性黄棕壤上施用钼肥能增加小麦全生育期植株的含钼量,大幅度提高冬小麦产量。
13、西番莲对水分的要求较高,全生育期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14、半直立穗型根系发育在全生育期表现比较平稳;
15、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
16、结果表明:河北省冬小麦生育前、中、后期各站蒸降差均为正值,表明全生育期水分亏缺;
17、温度对冬小麦的全生育期的影响甚于光照。
18、不同生育期青贮玉米全株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19、研究表明,在玉米带内,土攘有机质含量、全生育期内降水量、化肥投放量和生育期平均气温是决定玉米生产力高低的关键因子。
20、从棉花冠层获取的特征光谱参数与棉花植株全氮含量、棉花叶片含氮量之间在不同生育期都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
21、结果还表明,水稻旱作法有益于构建由大个体构成的高生物产量的群体,抽穗后生物产量占全生育期生物产量近40%;
22、播季对花期、全生育期、株高和花盘径的影响较大。
23、全生育期、有效穗、穗实粒数受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24、全生育期高糖型品种叶片与叶柄磷脂磷含量比值大于丰产型;
25、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年际间气温不同,各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的长短差别很大,但所需积温基本一致。
26、观测了冬小麦全生育期田间小气候,分析了冬小麦田辐射过程和热量过程的特征。
27、利用水分平衡法测定谷子全生育期的需水量及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从而探讨产量与需水量的关系。
28、气候变暖使小麦播种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干旱程度加重,气候产量下降,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生长。
29、酒葡萄全生育期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光、温、水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30、这项技术突出的特点是:把解决旱地冬小麦生长期缺水问题的重点放在降雨高峰期,将天然降雨蓄、盖、聚在土壤中,并与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有机的结合起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