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
内耳的一部分,由三个半圆形的管子构成,管内有淋巴液,是维持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器官。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已经足够让半规管作为体内每处声音的放大器了。
2、当保护上半规管的部分骨头缺失时,SCDS就会发生。
3、代替半规管起作用从而恢复平衡感的假体正在开发中;
4、什么是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CDS)?
5、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在许多病例中,它会保持在一定的程度。
6、本月早前,在将覆盖着上半规管的引脚大小的骨头缺口填补的手术成功之后,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7、上半规管裂综合征(SCDS)是由覆盖内耳的某部分骨头上出现漏洞而引起。
8、三个内耳半规管负责感知头部的转动;
9、充分暴露外半规管轮廓和砧骨窝,保持骨性外耳道后壁的完整。
10、一种称为“上半规管裂综合征”(下文称SCDS)的内耳道疾病会放大身体每处地方活动的声音,即便是眼球滚动的声音。
11、在骨迷路上,有3个作为头部角加速度计的半规管。
12、对于SCDS患者,覆盖上半规管的部分骨头缺失了。
13、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研究刺激耳石器和水平半规管对人听觉认知活动的不同影响。
14、内耳的半规管以及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有平衡功能。
15、目的解剖观测成人内耳骨半规管,为人类学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16、半规管有三个,互相垂直,构成空间的三个面。
17、目的: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中的体位限制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中的作用。
18、目的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中的作用。
19、目的:探讨应用微波技术行后半规管阻塞术的可行性。
20、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21、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仪检测豚鼠半规管阻塞手术后的听力,明确其手术对听力的安全性。
22、然而研究人员通过刺激可以控制行走和平衡的半规管却是检测头部的转动而不是重力的方向。
23、外半规管至二腹肌嵴前端是面神经乳突段的标志线。
24、这些发现也支持了以前对人类半规管发展过程中不断进化的化石证据的解释。
25、镫骨与周围重要结构之间的空间狭小,尤其是与面神经、水平半规管距离小。
26、砧骨短脚或砧骨窝及外半规管是乳突手术中确定FN锥曲段的重要标志。
27、结论:PRM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体位限制治疗,凡后半规管BPPV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PRM治疗。
28、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颅标本24具(48侧),首先寻找弓状隆起并磨出上半规管蓝线,进一步测量其与内耳道及相关结构的位置关系。
29、其它一些是关于讨论单纯神经切除术和后半规管闭塞术应用的解剖学研究。
30、结果乙状窦沟、内听道孔、颈静脉孔、耳蜗、岩嵴和后半规管最后点等可作为手术标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