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在《经典咏流传》上,梁俊和孩子们的一曲《苔》,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它的作者清朝诗人袁枚广为人知。小编实在是感到惭愧,以前只是知道清朝有个诗人叫袁枚,但没有特意去了解过他的诗。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和小编一样的,因为说起古诗来,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盛唐,因为盛唐的气象实在是太壮阔了。
但是,唐代以后的诗实际上是更加成熟了,不过也缺少了初创时期的活力。宋代的诗更加注重理趣,但读起来比较平淡。清代的诗在宋诗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到了袁枚,他提出了“性灵说”,主张直抒性灵,写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他赞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但反对“温柔敦厚”说,其实也就是反对伪饰。袁枚的诗,大多是绝句,语言质朴无华,甚至以口语入诗,但却显得十分自然。明白如话,却蕴含着深意,十分有韵味。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长恨歌》写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十分感人,催人泪下。袁枚却反过来写,说我们不要再歌咏帝王的爱情故事,人间底层也有凄凉的爱情。你看那石壕村里面,老夫老妻的离别也更加让人感伤,他们的泪水比帝王流在长生殿上的多得多。石壕村与长生殿相比、农人与帝王相比,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可诗人告诉我们,平凡人的感情更加动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袁枚对底层的关怀。这首诗,每一句都运用了典故,但都是为人熟知的,因此也就不显得晦涩,而是浅显易懂。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这首诗前两句,是对仗,也是对比。报更人敲响了更鼓,声音在寂静的夜里飘散,更显夜的沉寂,人声渐渐地消失,也越来越静了。诗人在青灯伴读后吹灭了蜡烛,打算睡觉了。但他发现窗子那边看上去更加明亮了,原来是因为月光照在积雪上的反光,这和白居易的诗句“复见窗户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看上去只是白描,其实有一个由动入静的过程,与诗人的心绪是相和的。“月照一天雪”是多么宁静的景象啊!正符合诗人入睡前的心境。可能有人会问,这也值得写一首诗?其实,古代文人的生活是很讲究情趣的,我们今天活得好像有点糙了!
《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这首小诗是赞美春风的。诗人热情地称赞春风是个贵客,只要它一来,所经之处,无不繁华。它来的时候,为我们扫除了去年冬天留下的积雪,它回去的时候,又给我们留下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在诗人袁枚的笔下,春风多像一个热情又无私的奉献者啊!这首诗一定要背会哦!等到明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送给春风吧!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意思。大冬天的,诗人读书一直读到深夜,连睡觉都忘了,香炉中的香都燃尽了。这时候,他的妻子过来把灯夺了去,嗔怪道:“你也不看看这都什么时候了!”“含怒”两个字,就把美人的情态写了出来,让人感到真实和亲切。虽然是斥责,却是满满的爱啊!袁枚心里别提多幸福了,偷着乐吧!咦?不对!我这个单身狗怎么也看得津津有味?
袁枚的诗就是这样,语言浅显,不为难读者,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充满着深思和趣味。他常常是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灵犀一点是吾师”。他的诗中,都是寻常的景象,却能够写出新的意味。但这样的艺术效果,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的小诗也是经过洗炼得来的。这就启示我们,写诗要写心中诗,想要没有雕琢的痕迹,反而更需要下功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