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在诗词当中倾注对个人梦想实现的愿望,赋予诗歌本身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是盛唐边塞诗歌的主流风格。盛唐是古代最有自信的朝代,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的繁荣,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命运,更值得今天的我们细细思考。尤其这些大历史背景下,个人命运想要得到实现,却未能得到满足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更是让今天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从李白的诗歌当中看到了太多的牢骚,我们从杜甫的诗歌当中看到了太多的期盼,他们的怀才不遇,完全融入到诗词的表现当中。
而这一历史传统在初唐时期就已经形成。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这首唐诗就是陈子昂的《燕昭王》。陈子昂可以说是盛唐诗歌的先驱,他和初唐四杰对于唐诗风格的确立和内容的雄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最著名的诗句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悲愤的士大夫形象。今天的这首《燕昭王》和那首古诗表达的是同一主题。陈子昂在诗歌当中兴奋而又不乏悲凉的呐喊:我要是生活在燕昭王那个时代,造就名满天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登高望远,生出怀古之思,是古代怀古是不变的主题表达和情景展现。失落的陈子昂也是如此,从南面登上了碣石宫,放眼望去,不远处就是黄金台。想当年燕昭王曾经在这里拜梁人邹衍为师,一代贤君。一代名臣,构建了古代史可歌可泣的岁月。
但是今天呈现在陈子昂眼中的,“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乔木生长。意气风发的燕昭王如今在哪里呢?陈子昂虽然相信自己有邹衍之才,可惜当时的皇帝却并没有燕昭王之明。
而这个帝王燕昭王所建立的功业,都已经风吹雨打消失不见。陈子昂内心也感到非常的悲愤。明君不在,就算是满腹经纶,就算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何用武之地呢?只能是“驱马复归来”,天地间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前不见古人”,孤独的陈子昂报国无门,30字唐诗悲壮有力。陈子昂的诗词风格悲壮有力,朴实无华,开辟了唐诗创作的新境界。
后来的很多诗人,包括李杜在内,诗词创作都明显的受到陈志昂的风格影响,这是历史给予他最高的褒奖。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