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古代科举制度经常会埋没很多人才,有些人甚至几十年寒窗苦读,最后也未能如愿。而很多进士出身的才子,也时常抱怨自己沉沦下僚,比如李商隐和杜牧。所以很多士大夫实在受不了这种煎熬,干脆归隐山林,图一个自在逍遥。宋代一位诗人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托物寓意,为后世留下一首优秀的作品。
古瓦砚
宋代:欧阳修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
於物用有 宜,不计丑与妍。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
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
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诗的大意是:砖石瓦砾,本是微贱的物品,却用作石料,置身于笔墨之间。既然它也是一件有用之物,何必计较它的粗丑与美妍。金子不能说不宝贵吧,玉石岂不更加润坚?用这二者来磨墨,反不如这瓦砾方便。可知物品即使微贱,只要有用就价不可禁。岂止瓦砾是这样,自古用人之道,也是非常之难!
这首诗是景祜四年作于夷陵,古瓦砚是欧阳修的友人谢伯初赠送的。谢伯初时任许州法曹,于古铜雀台遗址拾得瓦当,改制成瓦砚寄赠作者。作者宝爱此砚,为此作诗,并借此慨叹古今量才用人之难。这首诗重在说理,以议论为诗的特征很明显,令人感到很新颖。
这首诗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开篇四句介绍瓦砚的来历,表达自己的惊喜之情。一般送人的礼物都比较尊贵,但欧阳修是一位文学家,喜欢笔墨纸砚,所以朋友就投其所好,送来一个瓦砚。
这件礼物看似“贱微物”,但它又并非平凡之物,因为来自古铜雀台遗址,而且经过朋友的悉心打磨,可谓无比珍贵。厕,这里是指置于、列于的意思。诗人又惊又喜,连声称赞“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可见欧阳修非常懂得这份深情,也进一步引起他的深思。用有 宜,即适宜于某件事情。
中间四句展开议论,作者将金玉与瓦砾进行对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金玉都是宝物,也很坚硬,但用其研磨,不仅大材小用,而且是用错地方,根本没有瓦砚效果好。顽,这里比喻粗钝,金玉表面光滑,比不上瓦砾粗糙易磨墨。
最后四句加以拓展,并抒发自己的感慨。“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诗人认识到事物的贵贱,并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价格,而要看其是否适合于所在的环境。就好比一架大飞机价格不菲,运载能力也极其非凡,但在一些山谷沟壑之中,却没有直升飞机实用。
欧阳修又继续思考,“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作者由物及人,人才也如这瓦砾一样,经常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就像韩愈在《马说》中所写,“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伯乐没有机会遇到千里马,千里马也经常被埋没,欧阳修懂得这一点,所以他经常提拔后进,自己却甘居人后。
欧阳修的这首古诗题材新颖,重在说理,读完立刻为之鼓掌。读完这首诗,大家一定都深有感触。首先,价格不是决定事物价值的唯一因素,经常会有物超所值,或物次价高的情况。普通人有时很难识别,有识之士也是经过认真研究和仔细鉴定,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其次,如果您是人才,或者您发现了珍宝和人才,但是社会现实没有认可,请不要着急,就像当年的和氏璧,是金子总会发光。第三,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社会利用人才也有阶段性,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赶上潮流,不至于无故被埋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