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韩愈很勤奋,很有才,为人直爽,有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那种担当。他不只是在同僚面前敢于直言,就是对皇上该说的他还要说。皇帝沉迷佛事太深,他就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因为这件事韩愈差点性命不保,还是宰相裴度等人说情,唐宪宗最后才放他一马,把他贬到潮州任刺史。我们读他的诗知道,“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屡遭贬谪,但是他心直口快的性格还改不了。

韩愈的古文也写得好,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人称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苏轼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他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而且他多才多艺,在政治、思想、教育、史学、诗歌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歌写得很古朴、奇险、怪异,有时也尝试着以文为诗。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他的《山石》,看看他诗歌的散文化尝试。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据说这首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此时韩愈同李景兴等几个好友同游洛阳北面的惠林寺。

这首诗是诗歌版的山水游记,全篇叙事,但又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提炼。不是记流水账,用词奇巧,以文入诗,打破了诗的传统写法,因此后人对其评价比较高。

诗歌一开始就用了奇险的词语“荦确”,造成一种佶屈聱牙的气势。山上的石头峥嵘嶙峋,道路狭窄崎岖,在黄昏时分来到了这个庙堂,首先碰到的是在黑暗里乱飞的蝙蝠。

接着在寺僧安排了食宿之后,他们坐在台阶上休息,看那山寺里雨后的景色,芭蕉树枝叶茂盛,栀子花开得肥硕,有阵阵清香袭来。

寺僧拿着火把带他们去欣赏庙里的那些雕刻,有木雕的古壁窗棂和墙壁上的佛画。火把闪烁,乍一见,有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

寺僧准备了米饭素菜,虽然粗茶淡饭也能够管饱。到了深夜,寺庙里寂静得很。连一个虫儿的叫声都没有,只有月亮爬过山岭,把一线月色从门缝里投射进来。

这样的月夜不禁使人想起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来。但是此时韩愈和李白的感受却不是一样的。毕竟韩愈这个时候已经轻松多了。

第二天早上,韩愈告别了寺僧,走入山中。到处都是林莽,道路被遮蔽,而且烟雾迷蒙缭绕,翻山越岭,时上时下,时高时低。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山坡上红花烂漫,山谷里绿水潺潺。那些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松树、栎树,恐怕都有几百上千年的树龄了,估计它的周长十几个人都围不过来。

没有什么难得住韩愈的,遇到悬崖就攀爬,碰到溪流就淌水。水声在脚底下哗哗流去,风声又从远处刮来。衣襟飘拂,这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乐趣吧。

到此韩愈感叹说,人生如果天天能有这样的自由自在、天真烂漫,那该多好啊。一个人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去进取,去像马一样被人套住自己的头颅,反而不得自由呢?

这里韩愈以散文的形式写诗,反映了他的创新精神。虽然以《山石》为题,实际上不是写山石,而是以诗的形式写游记。从上山入庙到夜宿,再到第二天下山,写途中所闻所见。结尾四句,总结全诗。

韩愈通过对这次游踪的记录,反映了对官场幕僚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亲近自然、向往山水田园生活、羡慕朴素善良人际关系的愿望。

金人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三十首》中对韩愈的这首诗评价很高,他说”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元好问批评秦观的诗歌是女人诗,你看像韩愈的《山石》,那才是男子汉写的,多有阳刚之气。

苏轼也极力推崇韩愈的《山石》。他与友人游览南溪,不但大声朗诵《山石》,而且还依照韩愈的意思写诗。其中有一首七绝是这样的,“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