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公元1084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七年,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明水镇上,一个小女孩出生了,她就是李清照。

没有天现异象,也没有高人预言,谁也没料到,这个小女孩日后会成为引领词界潮流的一把手,一不小心就火了近千年,而且还有继续活跃下去的趋势。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李清照能有如此耀眼的成就,其实与她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大文豪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而她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名臣王珪之女,虽然母亲早逝,后母上位,但这些经历反倒是磨练了李清照一身刚毅的个性。如果没有这些人情世故的磨砺,很多年以后的李清照, 又如何能独自一人肩负起转运金石的重任?

不过,李清照的后母毕竟是王拱辰的孙女,饱读诗书,见识气度自是与民间粗野女子不同,也幸好因为后母的出身高贵,年幼的李清照才能在父亲的藏书里尽情地遨游成长。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少年时期的李清照,已经开始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后来更是凭借另一首《如梦令》,轰动了整个京师,一时之间,无人不称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两首小令,让那个在深闺中寂静绽放的姑娘,成了无人不知的“词女”,也为她日后的姻缘埋下了伏笔。

今天,我们就从李清照的感情线着手,一起看看她温情又伤情的一生。

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不管身处哪个时代,所有女子都有一个共同心愿,那就是嫁给所爱的男子,和他笑,和他闹,和他生儿育女,和他白头偕老。

李清照也不例外,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女不做梦呢?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清晨,零星的花枝上还挂着些许露水,少女李清照刚荡罢秋千,站起身来,慵懒地整理着衣服和额间的花钿。忽然听到有一群人往院子里走来的声音,她急急忙忙找地方躲起来,一不小心袜子划破了,头上的金钗也掉了。听说家里最近正在商量她的婚事,不知道父亲为她选了什么样的人家呢?想着想着,李清照的脸不知不觉地红了,可又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又悄悄地回过身,躲在一株青梅树下,偷偷地望着已经走过的少年。

于是便有了那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白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回首嗅青梅的李清照,也许那时已经任情丝在她心里生了根。

那个“客”正是前来求亲的赵明诚,据说是他曾经梦到一段字谜,谜底是“词女之夫”,在当时,整个大宋,能被称为“词女”的唯李清照一人而已,再加上二人家世相当,这段婚事很快就被定了下来。

上天对李清照是多么地眷顾,给了她文人想要的荣耀,也给了她女子想要的姻缘。

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赵明诚21岁,二人结为了连理。

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婚后的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虽然情投意合,却无法朝夕相伴,互诉衷情,因为此时的赵明诚还是太学生,他必须待在太学府完成学业,每个月也只有一两天的假期。

所以,在这段时间里,等待和相思成了李清照创作的主题。

这首《一剪梅》就是她在与丈夫分离期间所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消香断,秋意渐浓,初为人妇的李清照,换上便装,独自一个人登上小舟,划着船,饮着酒,心里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从前和夫君一起游玩的时候,明明很开心的呀,此时此刻,同样的地方,却是不一样的情绪。

恍惚中,好像看到鸿雁传来了书信,待要伸手去接,却一瞬间烟消云散,原来不过是大梦一场。着满腹的相思之情,才刚刚排解开来,却又溢满了心头,这该如何是好呢?

《红楼梦》中,林黛玉看着落花想到自己的一生,唱了那曲《葬花吟》:

“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而此时的李清照亦是如此,看落花流水,相思之情也变成了红颜易逝的感伤。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这一生,相爱容易相守难,明明昨日还你侬我侬,今日却是两处相思,愁啊愁。

然而,事情还没完。

公元1102年,婚后一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因为支持苏轼的观点反对变法,被得势的新法派列为元祐党人,受尽打压。而此时,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因为站在新法派,被擢升为尚书右丞。朝廷有规定,宗室成员不得与被列为元祐党人的子孙后代联姻通婚,就像是晴天霹雳,给了赵明诚和李清照沉重的一击,不得已之下,李清照再次与夫君分离。

命运就像是在和李清照开玩笑,给了她一颗糖,又接连给了她几巴掌。不过,正是这些分离,给李清照的创作生涯平添了许多灵感。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只是,这些在我们眼中美得窒息的相思词,却是李清照当年望眼欲穿的相思泪。

公元1107年,赵挺之在党争中失利,被迫辞去相位,回家不久就去世了。赵挺之的倒台,给赵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赵家儿女都受到牵连,被遣送回原籍青州。却也是因此,李清照和赵明诚才有了在青州安安稳稳相守10年的机会。

25岁到35岁之间,大概是李清照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夫妻相伴,研究金石,煮茶和诗,撰写典籍。对于这段时间的生活,李清照表示“甘心老是乡矣”。

清代纳兰性德笔下的“赌书消得泼茶香”,指的就是他们夫妇。

祸兮福兮?

只是,青州的美好生活,也只持续了十年。

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如果说青州那10年是赵明诚给的幸福,那么,接下来的10年,李清照所有的风风雨雨也是拜他所赐。

一个要去外地做官,一个要留下来转运金石,一个在外面桃红柳绿,一个在远方暗自嗟叹!好不容易夫妻关系有了转机,“靖康之难”爆发,而不久之后,就连夫君赵明诚,也在上任的途中病逝,甚至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

这一年,李清照46岁,赵明诚49岁。

这首《声声慢》正是创作于赵明诚去世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国破,家亡,夫死,毕生心血被毁大半,而自己身体也每况愈下,一连串的打击,让此时的李清照心灰意冷,创作风格也由从前的清新婉约变得沉郁悲怆。

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小轩窗,正梳妆”,道尽了对亡妻的思念,而这首《声声慢》却把生离死别之后的那种彷徨无措描绘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举目望去,冷冷清清,就连那温热的酒也驱不散心中的寒意。天上的流云是你,空中的清风是你,地上的尘土也是你,满目皆是你,却又不可能是你。

想看看花提提神,花却谢了,想睡会觉,却如何独自面对这无边无际的黑暗!还有那滴滴答答的梧桐雨,一点一点侵蚀了我的心神,愁啊愁!

四、结语

从前零散地学了一些李清照的词,只觉得这个女子心思真是细腻,后来读了《李清照词传》,详尽的了解了她的一生之后,李清照的形象才彻底在我心里活了起来。

李清照的人生就像是过山车,一会冲到低谷,一会又奔向顶峰,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丰富的阅历,才赋予了作品以灵魂。

敢于挑战大宋词坛,敢冒天下女子之大不韪,敢在战乱中独自转运贵重文物,敢于为自己的幸福向命运抗争,这样的女子,岂是一句“千古第一才女”所能概括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