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战国时期楚地流行的民歌被称作“下里巴人”,“巴人”主要是指巴蜀地区的歌曲。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竹枝词》。
王世祯在《师友诗传录》中说:“竹枝稍以文语缘诸俚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这其中便提到了《竹枝词》。
《竹枝词》将巴蜀地区的俗语俚语和生活气息融进作品中,稍加修饰,保留本色,风格自然,清新可爱。其主要内容是吟咏山川风物人情,带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个性。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首诗是失恋女子的心声。春日里漫山遍野的桃花都开了,一江春水依偎着连绵的群山潺潺流动。
花开时虽然美丽,但花期一过,花朵极易衰败,就像郎君的心意。而连绵无限的江水,是女子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愁。
全诗语言通俗,角度新奇有趣。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借景抒情,表达对年华易逝,红颜易老的惋惜。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诗描写了年轻女子的美好爱情。诗人运用了双关、隐喻的手法,“东边日出”是写晴,便是“有情”,“西边雨”是阴,便是“无情”。
她听到自己心仪的人在江边唱歌,歌声看似平常,却满含情意。作者将少女的含蓄描写得淋漓尽致,后两句也被人们广泛引用。
唐·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巴蜀之地常是阴雨霏霏,本就能引起人的愁思,此情此景,又听到巴人的乡音,便触景生情了。
纥那,是踏曲的和声,刘禹锡在他的另一首诗《纥那曲》里有“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一句。
诗人听到乡音,就产生了远离故土的愁思与对回家的渴望,就像希冀听到乡音“回入纥那披绿罗”一般浓烈。
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白帝城依山傍水,白盐山雄阔,蜀江水俊秀,山水相映成趣。异乡人走在山水之间,偶然听到了当地人出来唱一段民歌,正是“行者歌于途,负者休于树”的景象。
一面是南人尽情抒怀,一面是北人听见不由得动了故园之情,无论南北,总归是乡思浩荡。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刘禹锡
刘禹锡因为政事被贬夔州,听到当地的民歌而模仿屈原作《九歌》那样整理下数首《竹枝词》,一面抒怀一面记录山水民俗人情,清新可爱。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