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中国传统节日信息

对吃货而言,每一个节日,都意味着特定的吃食,比如春节的元宵、端午的粽子,中秋自然是月饼,但在月饼出现之前,中秋节吃什么?

答案是糍粑。对川渝地区人民而言,糍粑是中秋的节令美食,它和月饼一样,意味着团圆,同时,因为入秋,还要作瓜果之荐,陈列黄柑红橘、紫菱雪藕等物,没那么讲究的,就放些柚子之流,四川人叫气柑,没有柚子香甜。

说到糍粑,也有典故,与伍子胥有关,只是不一定为真,毕竟粽子也说过它,只能说在节日美食届,伍子胥很忙。

说是他建城时,将大批糯米蒸熟压成砖块放凉后,作为城墙的基石,储备下了备荒粮。后来后来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他自刎身亡,然后越国勾践举兵伐吴,城内民众断食,饿殍遍野,他的糯米墙就解了危难,后来,每到丰年,人们就用糯米制成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纪念他。

在过去的乡间,几乎家家人都会做糍粑。

通常是秋天收获后,选择粒大饱满的(糯)谷子单独存放。临近中秋时,才取出谷子加工成糯米,图的就是新鲜少陈旧味。

中秋节的前天晚上,要泡上糯米,用水浸泡发涨,等到早上一瞧,米吸饱了水,一颗颗白白胖胖。主妇清早起床后,把米捞起来沥干,装入木甑内,用旺火蒸熟。等到用手去捏米,摸起来粘手,中间没半点硬心时,米就熟了。

打糍粑是最费工夫的,通常由青壮男人来做。把熟米饭放入石臼,用木棍杵打。木棍手腕粗,两头大中间小,一般要铁实的木料才行。打糍粑有讲究,快、准、稳、狠,木棍下去快,收起来也快,翻来覆去地打,直到把一颗颗糯米,打得均匀、瓷实。劳力宽松的家庭,几个男人换着打。

不过,在川东一带,打糍粑是用芦苇杆。用芦苇杆舂,几个男人围在一起,也很费工夫。但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有一股清香味。

糍粑打好了,放进簸箕。簸箕里铺了层米粉,是用石磨把生大米磨成的粉。石臼里的糯米糊糊,用手把握大小,揪成一团一团的,压圆压扁,两边粘粉后,晾在簸箕里。晾好后,往锅里烙。当时都是柴火灶,一定要用微火,两面都要烙硬,但不能烙糊了。烙好了,还是圆圆扁扁一个,但个头大了一倍。

糍粑的黄金搭档叫黄豆面。蒸糯米时,另一口灶炒黄豆,炒得噼噼啪啪响,有的还蹦起来,闻起来香喷喷的,再起锅凉冷,用用石磨磨成粉。普通的黄豆面,就是黄豆粉兑白糖,蘸糍粑吃。精致的黄豆面,加了各种料。黄豆、芝麻、核桃仁、花生仁,磨的磨,杵的杵,再加白糖混合均匀。

这个团圆节,不少家庭会吃顿好的打牙祭。有时会推一锅豆花,配着糍粑吃。肉菜要有,当时农村买新鲜肉难,通常都是吃腊肉。干豇豆炖腊肉骨头,腊肉炒回锅肉。锅里煮熟腊肉,案板上切好,一块一块晶莹透亮。娃娃们忍不住,拿手抓一块吃,大人们也不责骂。如果买到五花肉,就把糍粑切成薄片,加上尖椒、蒜苗、葱、姜、蒜,炒糍粑回锅肉吃,别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