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人物事件
电影《赤壁》省去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令不少人感到失望和不解。
导演对此的解释是,《三国演义》中有“舌战群儒”的描述,但更为真实的《三国志》却没有相关记载。“舌战群儒”真有其事吗?《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道,诸葛亮于赤壁之战前夕,到柴桑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操,同孙权麾下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文人儒士发生激烈口舌交锋。
诸葛亮言辞犀利,“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此一情节为古今戏曲影视作品所渲染,成为烘托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重要片断。但这一激烈的舌战,却只是文学作品的想象,并非真实的历史事实。
据严肃的历史典籍《三国志》记载,曹操进占荆州治所襄阳,刘备欲率众奔据江陵,途中被追兵击败,不知所从,甚至有南逃苍梧的打算,适遇奉孙权之命前来观察荆州态势的鲁肃。
鲁肃力劝刘备与孙权联合抵御曹操,并以诸葛瑾好友的身份获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于是,刘备率残部到达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
《三国志》记录了诸葛亮与孙权的对答之词,大致内容是:诸葛亮称曹操夺取荆州,刘备虽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境,但仍将坚决与曹操抗争,孙权应量力而行,要么举兵相抗,要么束手降服;年轻气盛的孙权表示自己决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要与刘豫州联手,但同时也对刘军残存实力和曹军的强大感到担忧;诸葛亮不无夸大地称刘备尚拥有精兵二万余人,并分析曹军远来疲惫,荆州民众并非心悦诚服接受其统治,且曹军不习水战,孙刘联手,有将其击退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三国志》一书中并未有诸葛亮与其他人交谈的描述。
而且,此后数年间,该书再无关于诸葛亮活动的记录。《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描写,无论是“舌战群儒”,还是随后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全属小说家言。
历史上,孙氏集团在对待曹操进占荆州的问题上,的确存在意见相左的两派。要割据自保,与挟强大政治军事优势以及经济、文化、人才优势的北方抗衡,仅据江东一隅难以实现。
因此,早在赤壁之战前,孙氏集团就已定下夺取荆州,将来有可能再夺取益州,“全据长江”,从而自保的战略方针。
曹操突然进占荆州,不仅使刘备失去了托身之地,也与东吴共享“长江之险”,使孙氏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变得异常艰难。降还是战,成为当时必须面对的选择。
在此情形下,诸葛亮为刘备集团的利益奉使前来劝说孙氏抗曹,自然会与主张降附曹操的张昭等人有所讨论、辩驳。
历史典籍中未能留下这些讨论的只言片语,却给了文学家以尽情想象的空间,但文学想象终究还是想象,不能视为历史的真实。
《三国志》是现存唯一的有关三国时代的系统历史著作,作者为西晋时期的陈寿。
陈寿,今四川南充人,曾任职于蜀汉政权,在西晋时任著作郎,专职修史,并最终撰成《三国志》六十五卷。该书仿《史记》、《汉书》为纪传体,同时又根据三国历史的特殊情形,分为魏、蜀、吴三部分。
《三国志》得到了西晋统治者的认可,亦为当时学者所推许。该书虽不免因政治因素而影响到记录的真实性,但总的来说引文精炼、史实准确、取材严谨、文字流畅。
不过,由于《三国志》所记史实较为简略,南朝时,裴松之奉宋文帝命,引用二百四五十种书籍,对书中所记人或事补充以大量史实,如有不同说法则并存以备异说。
同时,还补充了大量新的史实和人物事迹,间有他人及裴松之本人的评论。文字最终有陈寿原书的三倍以上。裴注原本独立成书,后人将其散于陈寿书相应各处,亦是了解三国历史最为原始的资料,被公认为与《三国志》正文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
至于《三国演义》,则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编写的一部历史小说。
作者显然对《三国志》及裴注研读甚深,小说中出场的主要人物于史有据,主要的历史事实与历史发展线索亦大致不差,一些人物对话甚至就是对《三国志》或裴注所记内容的摘引。
阅读这部文学名著,无疑有助于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其对我国民众的影响远比《三国志》要大。
但是,小说并不追求绝对的历史真实,而是要有虚构,才能有故事,才会有吸引力。
具体来说,在“舌战群儒”一节中,罗贯中让薛综、程德枢出场与诸葛亮辩论,而事实上这两人当时身处远在今越南北部的交州,而非柴桑;
张昭为汉末著名文人,是孙权的辅佐要员,作为晚辈的诸葛亮,假如真与其有所辩论,也绝不可能使用“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这样尖酸刻薄的词句,而张昭的反应却只是“无一言回答”。
总之,演绎三国历史的当代影视作品,并不是在进行严谨的历史考订,但若能以《三国志》的内容为取舍标准,应该说是更为恰当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