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查成语 成语解释
在很多时候是不是会看到成语“拔苗助长”会有另一种写法,那就是“揠苗助长”,那么成语拔苗助长的拔字写法到底对不对呢?是谁第一个使用了成语拔苗助长这写法呢?
我们在小学中学到的成语是“拔苗助长”。但其实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的成语来自于经典著作《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说:“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意思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宋国人希望他田里的幼苗能更快地生长。 他每天都去田野看,每次都感到失望。 有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他去了田野,一个个地把禾苗抬起来。 那天他很累,但很满意。 他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一天好累啊,我帮助希迈奥长高了但是我帮我门家的禾苗长了好多。” 当他的儿子得知此事时,他急忙到田间检查,发现禾苗全部死亡。于是,孟子叹了口气,感慨道:“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意思是在说世界上很少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幼苗生长更快。认为禾苗长大没有用,然后放弃它的人,就像一个很懒的人不给禾苗除草。像这个促进幼苗生长的人那样,任意帮助它生长的人不仅无益,而且会伤害幼苗。
孟子借这个故事向他的学生们解释说,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渴望完成事情会使事情从好事会变成坏事。
此后,便有了一个成语“揠苗助长”。 两千多年来,每个人都使用“揠苗助长”的成语,而没有“拔苗助长”这样的习语成语。有充分的文献记载,现代作家郭沫若是第一个使用成语“拔苗助长”的人。
1959年,郭沫若在北京出版社出版了文艺作品集《雄鸡集》。 它包含36篇关于文学和艺术的散文。其中有一篇这样的文章《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 文章说:“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郭沫若在这里将“揠苗助长”简化为“拔苗助长”,以表达对“命令主义”的批评。 这两个成语表达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拔苗助长”的笔划比“拔苗助长”的笔划要少且容易识别。 因此,当后来开展扫盲运动时,“揠苗助长”一词被改为“拔苗助长”。 从那时起,“揠苗助长”从小学教科书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拔苗助长”。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拔苗助长”已在大陆广泛使用,但中国台湾地区并未发生这种变化,并一直在使用“拔苗助长”。
但是,最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内地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拔苗助长”改为“揠苗助长”。 当前的小学汉语教科书使用“揠苗助长”的正确拼写。 但是,许多儿童读物并未改变,但仍使用“拔苗助长”。
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一套儿童读物《小海豚中华典故亲子读物》中,里面使用的就是“拔苗助长”而不是“揠苗助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