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朱熹为描绘秋日盛景而写就的一首佳作,这首诗被误认为是程颢的作品?

每当提起秋天,总是会令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肃杀与萧瑟之感。然而这却只是一种习惯性的错觉,真正的秋日,绝非如此凄凉的景象,反而是一幅绝美的缤纷画卷。比如刘禹锡就曾直言不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见在古代诗人的眼中,秋天乃是一道美妙绝伦的风景。而若是有人要问,怎样的深秋盛景堪称人间绝色,那么便让朱熹这首古诗,来带你领略世间最美的秋光。

这首古诗名为《秋月》,乃是朱熹专门为描绘秋日盛景而写就的一首佳作。人间虽有万般美景,可是却都无法和此诗中的秋天相比。秋光流转,动人心魄,妙笔之下,将一幅幅绝美的景色,尽情地勾勒。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其实朱熹的这首诗是被低估了,许多人都没读过这首诗,全诗写得极为细膩又很是生动。这首《秋月》虽然是在咏月,可是通篇不着一个月字,笔墨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也正是诗人构思的独到之处。看上去写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意境,却并不是任何一个诗人能够描绘得出来。全诗无一笔写月,却处处见月,可谓大家手笔。

这首诗被误认为是程颢的作品?我们先赏析一遍这首诗,再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吧!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前两句“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它的意思是说,在秋月的映照下,朱熹看到了清澈的溪水流过了碧绿的山头,并从山顶一泻而下。澄清的溪水则与蓝天融为一色,浑然一体。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我们可以得知朱熹所描写的是他俯视水中的倒影所见。这两句借水中的倒影写景,从而使的此诗显得别具一格。

因为清溪不可能流过碧山头,它能流过的只是碧山头在水中的倒影。而能产生这种奇景的前提,就必须要月光足够澄明。可见朱熹这里构思的巧妙,无一笔写月,却句句见月。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没有澄明的月光,朱熹既不能在秋夜中欣赏到“清溪流过碧山头”的奇景,也不能欣赏到水天一色的迷人画面。表露了朱熹对山水的热爱之情。不过首联两句诗,是朱熹化用了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虽然是化用前人的诗句,可是推陈出新,也是令这两句更为独特。尤其是第二句一个鲜字,更是意境全出,也使得此诗显得更为抒情,也更加唯美。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看到这么美丽的秋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可是这美丽的秋色却是把人世间给隔绝在了三十里外,空中悠闲的白云,山上艳丽的红叶,在如此美景之下,这秋天的月色是多么的迷人。最后两句非常的抒情,也非常的唯美,诗人把秋天里的月色,以一种非常的诗意的方式,描绘的可谓是淋漓尽致。

朱熹的这首诗一度被认为是程颢所写,但经过专家学者的考证,认为是《千家诗》误录了,所以现在一致认为《秋月》是朱熹作品。朱熹的诗作尽管无法与王安石、苏轼、陆游等等,这些大诗人相比,但他的这首诗,确确实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寥寥数语,却是营造出了一种高远的意境,使得人们读了之后眼前浮现一幅唯美的深秋月色美景。

如果说秋天是一位风韵动人的佳人,那么满山遍野的红叶,就是它微微轻启的朱唇,倾诉着属于秋天的柔情。红叶白云两相宜,朱唇素衣,装点着秋天这位美丽的佳人。它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从九天之上降临人间,唤起人们最为纯真的内心。让那些迷失在红尘之中的人生,逐渐变得清晰,找到宁静的归宿。

唯有这样的深秋盛景,才能堪称人间的绝色,朱熹这首古诗,带领我们每一个人,都领略了一番人世间最美的秋光。它就像是一位红颜知己,陪你走过今后的人生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