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叶绍翁的这首诗,经典至极,年年入选课本,写尽人生的孤独与寂寞

宋代诗虽然有其独特的特点在我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名篇,但是毕竟由于唐朝的存在,令宋朝的诗人与他们的诗作都黯然失色,更不必说宋词的崛起给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由于唐朝是那人才辈出的年代、经典作品层出不穷的时期,很多朋友在了解诗歌时把唐朝作为了学习的重点,忽略了在宋朝其实也有很多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的宋朝诗人。

其中,在宋朝诗人中,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位就是叶绍翁。

叶绍翁是江湖诗派的代表。在南宋后期,由于朝廷衰败,名不聊生,很多文人墨客均以不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更何谈风雅韵事了,因此当时的诗人大多成了普通平民甚至是乞丐,有些好点的也只不过是最基层的官吏,他们这些文人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特殊的诗派——江湖诗派。该诗派中的诗人常常会写一些有关隐逸情绪和讽刺仕途的诗作,代表人物有刘克庄、叶绍翁等。

作为江湖诗派的一个代表诗人,叶绍翁的诗作诗风在诗派中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往往写得清淡雅致,意境高远,具有一种冷寂孤寒之感。今天我们介绍的这首诗就是这样的风格。

叶绍翁的那首经典诗作《游园不值》仍旧言犹在耳,其中的那句经典诗句更是穿越千年,以其蓬勃的力量历久弥新,在快速发展的现在社会仍旧令人称赞,仍旧是不可否认的名句中的名句。

今天的这篇文章小编不再去介绍这首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诗,而是介绍另一首同样井段的作品。

这首诗就是韦应物的《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作非常经典,由于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使得其年年入选小学课本。这首诗写于叶绍翁漂泊他乡时,一个秋天的夜里顿感他乡愁绪涌入心中,一时感怀,便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首句通过景色描写,开门见山抒发了自己的悲愁离绪,本句也沿用了“自古逢秋悲寂寥”传统,借秋日天的落叶、秋风、寒气等意象,衬托着诗人此时此刻心中那份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本意:夜晚四周静悄悄的,我独自一人泛舟江上,一个人都没有,因为夜晚太过漆黑,远近的景色我都看不到,此时与我为伴的也只有这秋水。一阵秋风袭来,拂动着江水也袭扰这我这颗本不属于这里的心。

一个“动”字,就将此时诗人在秋风瑟瑟中的孤单落寞与漂泊不定之感完美的烘托了出来,一片孤寂、一片漆黑,在这里只有我一个人,再也没有其他可以依靠的。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四句似乎是在写一件夜晚发生的小故事,但是细想之下就可以知道没这件事也只是诗人自己的想象。

孤寂之中,孤枕难眠的我看到江边的小屋中隐隐约约地透出了微弱的灯光,是不是屋中的小孩子不想睡觉而乐此不疲的斗蛐蛐呢?多么熟悉的场景啊,我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完全没有困意,又是那么无忧无虑,而现在依然无眠的我,却是他乡之客无依无靠!

依旧一个字成为了一句话的点睛之笔——“挑”,这一个字就将小孩子用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的动作描写得准确至极,生动形象。诗人也由此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亲身的经历与在家中的那份温暖。

屋内小孩的喜与诗人此刻的悲,相互交织,在这相反的两种情绪之间,诗人的那份幽深寂静和凄凉更浓重与深刻。

虽然经典程度不比《游园不值》,但是诗中透露的人生的悲凉之情却远超后者。整首诗其实只用了两个字就将一种悲凉的意境描写了出来——动、挑,一明一暗、一悲一喜、一实一虚相映成辉,相互映衬,在不显山不露水之间将自己的漂泊与流浪凸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