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素闻李太白的金樽中映照着古今之月,三杯清酒下肚,笔墨一挥,就是半个盛唐。有人说,大唐有了李太白,才真的了不起。而李白有了金樽美酒,才更加了不起。
诗仙李白的诗,大多是沾有酒气的,其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流传甚广的,我们都知道这两联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却很少谈及《月下独酌》此组诗的其他三首。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笔者看来,《月下独酌·其二》重在议论,在意象上自然是没有第一首拿捏得好,但也是豪气满满的一首诗,开篇就惊艳了众人。
《月下独酌》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正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面对黑暗现实,他没有选择同流合污,而是选择坚持做自己,追求光明,他虽没有沉沦,内心却十分孤寂,唯有以酒相伴,遂挥笔写下《月下独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诗的第一节,诗人在为爱酒找理由。这理由去哪儿找?不只在人间,还要上天入地地找,这才是李白那无处安放的爆棚的想象力。
诗人开篇单刀直入,不扯虚言,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要知道,天如果不爱酒,天上就不会有酒星!
经李白一说,这才知道,原来天上真的有酒星。酒星是我国古代的星宿名,也叫酒旗星,据《晋书·天文志》记载: “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关于酒星,还有一个关于皇帝、杜康与酒的传说呢,在此不必赘言。
其次指向了地,这苍茫大地如果不爱酒,地上就不会有酒泉。既然这天与地都喜欢酒,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就无愧于天了。
一开始就指向了天地,让整首诗的境界一下子变得空灵阔大,将酒与天地相连,可见李白对酒的热爱,其次说“爱酒不愧天”,也算是为他爱酒找了一个看似恰当的理由。
思维清晰,逻辑缜密,讲得好有道理,简直无法反驳。
此言一出,古今爱酒之人再不用为爱酒、喝酒找理由了,大诗人李白早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也正因其胸襟装得下天地,才写得出如此豪放之语。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谈天论地之后,爱酒的理由还没找够,进而指向了人。他先是听说人们将清酒比作圣,后来又听说人们将浊酒比作贤,既然圣贤都喜饮酒,那人们又何必再去求神仙?
诗仙通过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写到神仙,最后得出了饮酒不但合乎情理,而且还大有益处。
那喝酒到底有什么道理?诗人最后将喝酒提到了至高无上的高度:喝酒三杯即通大道,一斗则合自然,我得到了这酒中的趣味,是不能轻易说与外人听的啊。
从天地到圣贤,再到神仙,李白把人理应爱酒的理由说得多么清晰明白?任谁都能懂,无法反驳。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写到最后,诗仙写出了饮酒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神化了饮酒之事,喝三杯酒就能通晓儒家的大道,一斗酒正合道家的自然,作者只管得到这饮酒的趣味,而这番趣味只有醉酒之人才能体会到,却不能向清醒之人相传。
至此,饮酒在诗仙笔下已成为人生一大乐事,其乐无穷,而不沾酒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其中的趣味的。
此诗堪称一篇“爱酒辩”,看似通篇都在说理,然则这番理太过空大,便显得有些无厘头了。说理而不明理,看似在不切实际的说理,实则在抒情,这也恰恰体现了诗仙的豪放飘逸,以及他的情怀。
这一篇对酒的赞歌,其实是诗仙在官场失意时的自我排遣,而他所谓的“酒中之趣”,便是那种难以向人言传的情怀。
最新文章
为您推荐